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问题,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突出问题治理,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显示,查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15.3万个,处分13.2万人。
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督促整改低价合同、超期合同、“人情合同”115.2万份,整改管理不规范的工程项目3.3万个,化解村级债务62.6亿元。
推动有关部门摸清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底数,健全完善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新增查询、预警功能,纳入平台监管的经济组织由2.5万个增至88.5万个。
即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包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区纪委监委力量,指导乡镇纪委发挥监督“前哨”作用,
云南省委统一安排部署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印发工作清单,采取项目化方式,将整治细分为巩固项目、拓展项目、自选项目3大类11个方面,列出整治步骤和方法,明确整治措施。
以工作清单为指引,该省纪委监委通过项目化跟进、精准化监督,按照分步分类分批实施的步骤,前期围绕整治项目摸清底数、排查问题、研究措施,制定整治项目任务清单,协调联动各地区各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专项整治见成效。
沂水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村级决策、“三资”管理、工程招标、救助救济等事项,按照“一事一流程、一事一规范”的原则,编制小微权力“正面清单”。
结合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计巡察等发现的问题,建立“负面清单”。在此基础上,编制通俗易懂的“漫画式”权责清单,让村干部“照单办事”,村纪检监督员“按图监督”。
市纪委监委创新基层监督模式,从村监委会成员、纪检委员、包村干部、驻村和退休老干部等党员队伍中,为每村聘任监督员1-2名,把监督触角延伸至村(居)一线,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比如,针对村(居)监督员多是“半路出家”、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等实际问题,市纪委监委制定了履职清单、责任清单、工作手册等,并进一步完善监督员培训、考核、奖惩等配套机制;
围绕问题易发点和廉政风险点,绘制村(居)日常事务运行流程图,公开村(居)“小微权力”运行流程,让干部照图用权、监督员照图监督。
监督重点方面,计划督促村(居)监督员围绕乡村振兴、集体“三资”管理、“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等重点内容,充分发挥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作用。
南浔区纪委监委以纪检监察建议的形式,向千金镇提出规范村民小组长日常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和组务公开等方面的要求,督促该镇制定整改方案。
制定并印发《关于在全镇推行组账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组账村管”,全面推行无现金管理模式,由各村经济合作社在银行开设村民小组资金专户,由村民小组长任报账员,对村小组集体资产统一管理,确保“组账”的规范、公开、透明。
与此同时,根据纪检监察建议要求,该镇进一步强化重要岗位人员日常监管,建立《村民小组长年度考核制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会议及活动,建立健全村民小组长选任退出机制,进一步强化村民小组长廉洁规范履职意识。
在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推广定底价、定年限、定程序、定约束条款,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全过程监督。
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各类资产资源的地力水平、产出效益和5年来同地域同类别资产资源交易平均价格等因素,确定了交易底价价格,破解“低价包”。
针对“长期包”,规定发包年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若超出,则需按程序报送乡镇(街道)和县级主管部门核实,防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变相流失。
为防止“权力包”出现,规范交易流程,制定从方案提出、项目报备、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到签订合同等11个程序并全程公开。通过统一制定发包合同范本,明确严禁拖欠承包款、额外建筑物补(赔)偿等约束条款,防范“冤大头包”问题。
纪委监委以资产资源地理信息为基础,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形成兼容互通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强化对农村集体资产“一张网”监督。
加强与巡察、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协作,推动“纪巡”融合、“纪农”互动、“纪审”联动。打造“智慧农经+智慧监督”平台,实现部门信息互通共享,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发现隐藏风险点。
纪委监委建立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通过“人员码”能实时查询社员的基本信息、股权信息、安置信息;
将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纳入乡村振兴公示平台,全市集体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纳入监督范围,并在线公开集体“三资”收支明细、“三资”政策、村级资产、经济合同等信息。
泾渭数联数字纪检监督平台内置运行多种农村“三资”固定模型,如:疑似存在截留挪用的违规行为,资产违规出租出售,产权交易违规发包,疑似低价发包,长期包预警,虚报面积套补助(虚报补贴),水电波动套取资金预警模型,村干部虚报冒领村民务工工资,疑似贪污侵占、虚报套取违规行为等预警模型。
农村三资管理系统中的资金支出明细(支出金额、用途、支付对象、支付时间等)与产权交易明细(交易项目名称、交易时间、交易金额、资产资源详情)。
3.时间窗口判断:设定 6 个月时间窗,查找对应项目支出,无支出或支出与项目需求不符则预警,提供项目及支出详情,辅助监管调查皇冠·体育。
资金收入明细(收入金额、收款时间、付款方)与经营性固定资产台账明细(资产名称、面积、类型、购置时间、账面价值)。
1.租用费差异分析:按资产面积和类型分组,计算单位面积租用费均值和标准差,对比实际租用费,偏离大则标记异常,再排查合同条款、位置、市场因素,确定是否违规。
2.租用年限预警:依政策设不同资产租用年限标准,筛选出租资产,检查年限,超限则预警,提供资产及违规信息,便于监管介入。
1.发包方式合规性检查:建合规发包数据库,含各类工程发包要求。从产权交易明细获取工程发包信息,比对数据库,不符则预警,说明违规项目及方式详情。
2.支出与项目金额一致性核查:基于历史和行业标准建工程成本核算模型,关联资金支出与产权交易明细中的工程,对比实际支出与成本范围及合同金额,差异大则预警,提供项目成本对比结果,辅助判断违规行为。
3.预警触发:设价格偏离度阈值(如低于平均价 80%),比对交易价格,低于阈值则预警,提供交易资产及价格偏离详情皇冠·体育官网,助监管查低价发包问题。
从产权交易明细提取出租合同期限,超默认 5 年(可切换)则预警,显示合同详细信息,方便监管关注长期合同风险。
纵向对比补贴标准一致性和申报亩数年度增幅(设阈值),横向对比申报亩数(设合理差异范围),不符规则则预警,提示异常补贴发放情况,助监管筛查违规。
用数据分析技术(如移动平均、标准差法)分析水电费支出波动,识别异常(如费用大幅增减),异常则预警,说明波动时间、资产、幅度等,便于调查套取资金行为。
村务工考勤登记表(务工时间、项目)、领款单记录(领款金额、人员)和村民务工支出费用明细单(务工费用汇总)。
比对务工时间、项目与工资匹配度,查是否超预算(设阈值),同时检查村干部冒领情况。异常则预警,明确涉及人员、项目、异常金额等,为查处虚报冒领提供依据。
1.频率异常监测:对频繁购买办公用品(如每月超 [X] 次)、特殊用品(每月超 [Y] 次),以及同类物品短期内多次购买(如一周内同一种类超 [Z] 次)的支出进行标记预警,同时检查购买合理性与审批流程。
2.金额异常监测:对大额资金支出(单次超 [M] 元)进行预警,审查其必要性、审批合规性及资金流向。
如面对监督检查过程中随时会产生新的数据来源,不能立即产生监督分析结果,或者重点领域监督环节多、数据量大,部分领域场景复杂,难以快速、全面开展监督等情况,可通过自定义建模快速实现线索推送。
建立“零代码、低代码”的自定义模型分析平台,采用组件化模式构建,场景化模式展现,通过选择关联监督数据、设置分析规则可实现“零代码”的比对分析,针对复杂的监督场景,可在自定义模型中选用编码建模方式,用户在线自主编写SQL语句代码,完成数据比对分析结果,实现“低代码”的比对分析。